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

社青鐵馬之遠征屏科大【初嚐電影底片 】

社青這次遠征屏科大的出遊已經過一陣子了!現在想起來我的屁屁還在痛,這次從恩主堂騎到屏科大,其實說起來來回三十五公里左右應該不算很遠,不過對我這個肉腳來說,平常附近繞繞還好,要來真的可是有點辛苦,再加上新的椅墊實在是需要練好鐵屁屁以後再來騎會比較好(比原來的支撐性好,但是比較硬,會頂到骨頭),所以回來後屁屁痛了一兩天。 這次另一個特點是我用上了剛買的電影底片Kodak double-X,這次我跟網友買了13捲,裡頭有四捲這種底片,我想今天天氣怪怪的,還是不要用彩色底片好了,所以就裝了這款底片來試試。 氣人的是,我一直以為它跟其他電影底片一樣,有特殊的沖洗程序,所以要等跟其他電影底片一起帶回台北洗,結果這兩天才發現,這款底片不用,它可以當一般的黑白底片一般沖洗,拿到金緯去洗就好了 . . . . 哇咧!害我等那麼久!早知道一個月前就去洗了!

1.

看出這是什麼了嗎?大家對著路邊的圓形反射鏡搞自拍,我還是第一次這樣玩咧!

2.

按照慣例,還是從教會出發前先照一張,奇怪,這次好像人變少了,因為瑞慧、瀅夷、佳玲、佳玲老闆娘與朋友都另外在中途跟我們會合,還有值得一提的,子泓很可恥的騎機車過來 . . . .

3.

光陰似箭,中途會和點到了! 佳育:『肯德雞嗎?外帶全家餐來一份!』

4.

又光陰似箭,屏科大到了!這是屏科大門口的合作社,平常遊客來一定要在這裡買醬油、冰棒與乳製品,這是屏科大的特產。

5.

進了校門口之後,接著就是一段超長的緩坡,這裡真是對腳踏車變速能力與車主腳力的考驗,我們小折雖然小隻,但是可是27段變速!這張可以證明我遠遠的把後面幾隻更肉的肉腳拋得快看不到了!

6.

照張像等他們!

7.

東倒西歪的肉腳軍團終於到了!後面的坡度比較平,可以喘一口氣了!

8.

坡的盡頭來個合照,接著就要滑下去屏科大後山的生態湖了(靜思湖)!

9.

這時不知道誰說我都沒拍到,說要幫我拍一張,結果,怎麼變成我跟子亨合照咧?奇怪!其他人都不跟我照喔?瀅夷在後面擺了個怪姿勢(這張剛好可以當作我減肥前的照片)。

10.

一段很長的下坡後到了這個生態湖,下來這裡之前別忘了檢查煞車,不然可是很危險的!幫我的小折來一張帥照!

11.

瀅夷這張看到就很想幫她OS『殺了我吧!』或『還騎啊?』或著『我的媽呀!』或『噓噓噓噓 . . . .』

12.

搞自拍。

13.

恩 . . . . 這張要說什麼呢?秋意濃?(明明已經春天了)

14.

其實這個角度拍湖沒有什麼fu,因為懶得換FAJ 18-35廣角鏡上場,這隻應該是用DA40來拍的。

15.

好康完了以後就是一段好漢坡在等著了!哇!騎了一小段以後大家都放棄了!下車用簽的還比較快!

16.

秀鈺子亨這兩台好像都沒有變速咧!真厲害!

17.

經過了一段考驗,大家都 . . . . . 決定以後還是不要騎車來屏科大好了,在門口合作社合影留念! 之前聽說電影底片就是寬容度很大,據說接近一般負片的兩倍,階層會較為平順,不知大家看起來覺得如何?跟前幾篇的ISO 1600的有分別嗎?老實說我覺得不太一樣,但是哪裡不一樣我又說不太出來?只覺得兩捲底片都各有各的味道,如果用過的同好歡迎不吝分享心得。

機身:Pentax MZ-3 鏡頭:Pentax DA40、FAJ 18-35、T90 底片:Kodak double-X 250黑白電影底片

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

環蓮池潭隨拍

這天興起蓮池潭環湖單車行(說得煞有其事,其實大概才四、五公里左右吧!),於是把車開到左營舊城樓附近停好,把小折取出,來了簡簡單單的一趟蓮池潭環湖,其實,只帶了一顆645的120mm MARCO鏡不是很適合拍風景,因為無法取廣角的景,但是反正蓮池潭我拍了幾次,也沒那麼新鮮了,所以名義上是騎車遊湖,實際上還是想試試這顆645的微距鏡。 蓮池潭旁的龍虎塔應該是蠻有名的,我好幾次在這裡駐足拍照都會聽到旁邊經過的遊客操日本口音(就是講日文啦),廟宇這類的也許是因為宗教的緣故我向來沒有進去一探究勁的想法,不過外觀偶爾會挑幾個覺得有意思的角度來拍攝。

1.

這張我想取個名字:『放你一口』,如何? 還是『劫後餘生』?那個好?

2.

跑到前門方向來一張,塔前有彎彎曲曲的橋,後來發現在蓮池潭上很多橋都是這個樣子的,幹嘛都要弄這樣?不懂!難道是要破澄清湖九曲橋的紀錄嗎?

3.

龍虎塔。

4.

順時針繞了約1/4個湖時看到孔廟,原來高雄的孔廟在這喔!好像蓮池潭的這邊我都沒來過! 但是孔廟現在好像是關著的,跑到他的後面這邊的小島拍過來。

5.

這邊的小島上有些垂釣的人,不知道是不是放無薪假的員工?不過,我有點懷疑垂釣合法嗎? 湖水還算清淨,湖邊垂了一些花果植物。

6.

快騎一圈回來時在湖邊的小池裡發現有蓮花,而且很好拍,特地駐車下來拍幾張出淤泥的蓮花。

7.

蓮花特寫,可惜這時用的是黑白底片,如果是正片的話,這朵蓮花淡淡的色彩應該會很棒!雖然也沒用腳架,不過這時是正午時分,光線很充足,拍的景深沒那麼淺,比前一捲的微距表現更看得出這顆鏡頭的優點。

機身:Pentax 645N 鏡頭:645FA-120mm MACRO 底片:Ilford ISO 100 黑白底片

2009年2月22日 星期日

新鏡試拍:FA645 120mm Macro

645的望遠鏡頭中,我一直用從日本Y拍標回來的A-645 150mm/f3.5來拍,會看上這顆鏡頭兩個主要的理由是(1)便宜與(2)輕巧(約400克),而且我買的這顆品相超好,一直很得我的喜愛;寒假期間跟三重開攝影個人工作室的李先生買過期正片時,他跟我推薦這顆:FA-645 120/f4 macro微距鏡,他開的價錢很令我心動,但是令我猶豫的理由是(1)這顆的品相大約只有8成新,(2)太重太大(約730克),645N就已經很重了,再裝上這顆鏡頭還得了?但是看了好幾篇網友的使用心得又很心動,所以一直很猶豫,後來在寒假回來前狠下心敗了。 由於剛好裝了一捲過期的ilford ISO 100的黑白底片,一口氣拍完再拍完另一捲Fuji RVP正片,兩捲都是試鏡照,洗出來之後效果真的是令我驚豔!

1.

四號公園裡的鴛鴦;以下幾張『鳥照』都稍微裁了一點,但是即使這樣還是細節超多,很明顯的比原來那顆645-A 150/f3.5利多了!

2.

這顆一進駐,馬上躍升為我手邊『最大顆』的鏡頭,裝上了遮光罩更是大,圖中第二大顆的是645-FA 45/f2.8廣角鏡,最小顆的是645-FA 75/f2.8標準鏡。

3.

在水池中漫游的鴛鴦,我覺得好利啊!簡直看起來好像是假的。

4.

也有幾隻在水池上的金屬船休息。

5.

其實買這顆微距鏡我倒主要不是為了拍微距,不過也來試試微距的表現吧!難得碰到一隻不飛的蝴蝶,趕快拍了幾張,景深還是太淺了,光圈要更小才行!

6.

也是四號公園裡的花花草草,沾點水珠的白色玫瑰。

7.

正在拆卸的元宵節牛花燈,仔細看畫面左下角正在倒車的司機跟我比了個YA。

8.

看完了黑白的表現來看正片的色彩表現吧!四號公園裡的櫻花,與前一篇數位的櫻花相比如何呢?

9.

櫻花特寫。

10.

老婆:『好了沒?開始下毛毛雨了耶!』其實這天試拍一直是陰陰的天氣,顏色表現還可以這樣我很滿意了!

11.

牽牛花,恩主堂前隨拍花草,這兩張應該都是最大光圈f4拍的。

12.

紅仙丹花,景深果然是超級淺。

13.

禮拜六秀鈺生日,晚上團契慶生時合照,專程架了腳架來拍,可是快門很慢,很多人一聽到『喀~』還沒聽到後面那一聲『~嚓』就動了,補拍了一張還是有人動了。

14.

禮拜天午餐在橘色幫壽星秀鈺補拍一張獨照,這顆鏡頭果然拍人像也蠻合適的。

15.

講電話的佳玲。

16.

五月底要結婚的佳育與佳玲,以上幾張不知道是不是跟橘色的場地有關係,都有點偏紅。

17.

以上三張人像都在橘色的室內拍攝,雖然是正午時分但是室內還是得把光圈開到最大f4,特地把情侶檔拉到陽光下縮光圈拍看看,這張光圈縮到9.5,看原檔時連佳玲臉上的毛細孔,佳育臉上的鬍渣與粉刺都看得到,看來要拍人像還是妝要化好一點。 這顆唯一一個缺點就是對焦,好像這種微距鏡經常都會有拉風箱的情形出現(前後移動對不到焦),而且這顆鏡頭風箱拉得特別慢,有時真的想自己幫它來手動對焦算了,不知是設計如此還是這顆鏡頭有問題。

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

中和四號公園櫻花

最近老爸都會摳我,然後跟我說哪裡的什麼景色很漂亮,我可以去拍起來,大概是想與我分享攝影心得;說起來我記得小時候老爸有台那種從上面看的老相機(現在知道那好像叫腰平取景器),而且好像還搞暗房自己沖底片,應該也算是老玩家吧(還是純粹為了省錢?)。 這次他摳我說四號公園的櫻花開得很不錯,建議我去拍照,我對植物毫無研究一竅不通,聽他說了位置去找,原來這就是櫻花啊!但是跟我想像的盛開有一大段距離,開得奚奚落落,很難取景拍整株或是一大片(應該說拍整株拍不好看),所以只拍了幾張回來,多半是特寫。

1.

大多數是用T90微距鏡拍的,其實要拍得好一點應該要架腳架,然後把那該死的風給擋住(一直在抖,害我不敢降快門縮光圈),才可以縮光圈。

2.

小山坡上也有開得奚落的櫻花樹,這張用DA*16-50拍的,不過發現在拍櫻花時這顆不是很好用,櫻花開得都很高,50mm焦段不夠遠,構圖都有點亂,索性換上T90來拍微距與特寫。

3.

4.

5.

剛好這兩天聽到廣播介紹風景,苗栗還是台中幾處遍植櫻花,好像都是上千株到上萬株,我想四號公園還差蠻遠的,零星的幾株散居公園各角落,我想應該集中在某個公園涼亭或區域,比較好看,拍起來會比較壯觀,也比較可以感受『落櫻繽紛』的感覺,有點可惜。

【美食報導】帕米爾新疆料理

偶爾寒暑假要結束前會有朋友要幫我餞行,反正也是找個理由出來吃飯聊聊,有空我也都OK,這天宜芳請我與老婆到公館找她吃飯,我們整個寒假都沒有在公館吃東西,也很久不清楚這裡有什麼吃的了,所以就請她全權決定(當然我老婆是有否決權的),她後來決定帶我們來這家『山東人』開的『新疆菜館子』,這還是我第一次吃新疆料理。

1.

看了半天不是很懂得菜單之後,我們照宜芳的推薦點了這個『大盤雞(附加手拉皮帶麵)』,一份350,其實就是很大的一盤炒辣椒孜然的雞肉,再倒了一盤很粗很有嚼勁的厚寬麵條進來,挺有趣的,味道也很不錯。

2.

這就是所謂的『皮帶麵』,我覺得大概差不多跟麵疙瘩一樣有嚼勁,可以想像是沒斷掉的麵疙瘩就是了。

3.

芝麻『食囊』;這是我們另外叫的(一份50),老闆推薦我們可以這樣吃(那個字我打不出來,左邊一個『食』,右邊一個『囊』,好像也是唸『ㄋㄤ』),把它想成新疆的PIZZA吧!沒有料就是了,脆脆的,可以沾大盤雞的湯汁來吃,這樣吃挺好吃的。

4.

這張就可以看出來,大盤雞還真的蠻大盤的,加上附加的皮帶麵與餅,三個人吃是有點飽(要算進不是很盡力的老婆),宜芳本來還擔心不夠。

5.

很有親和力的宜芳;在認識她之前,我不知道校園團契有自己的傳道人與培育課程,不過他們的課程畢業不像一般神學院是到教會當牧師,他們的傳道人課程畢業是進入學校去當學生輔導。

6.

老婆與宜芳;這張仔細看是對焦到後面去了,這顆DA*16-50好像偶爾會發生這個情形,我開始懷疑它有移焦的情形,最近打算拿出來調焦看看。

7.

店面不大,不能算好找,在台大對面公館的大學口的巷子裡。 地址: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86巷4弄12號 店名:帕米爾新疆餐廳 P.S.:老闆跟我們說,他雖然是山東人,但是小時後就到了香港,一直很嚮往新疆,去那裡玩了好幾次,本來要創業時打算開一家韓式料理,但是意外地發現新疆的美食也很吸引他,於是改變主意去新疆學料理,很有趣的經過,新疆料理也蠻不錯的,我覺得有點風味跟我喜歡的蒙古火鍋有點像(大概是孜然的味道吧)。